
荷花摇曳的月湖之畔,曾是“高山流水遇知音”的发源地,武汉琴台大剧院和琴台音乐厅相拥而立,武汉琴台钢琴博物馆也跻身其间,共同与古琴台再续“知音”之缘。2014年8月10日,琴台钢琴博物馆由旅美贺立军博士创立,展厅面积2400平方米,常年展出130余台世界著名品牌古董钢琴,是我国目前藏品最多、质量最高、唯一可以体验弹奏古董钢琴的钢琴专题博物馆。贺立军博士原在美国从事矿业投资与咨询,从他为女儿买第一架古董钢琴开始,就被它的紫檀木琴身、象牙白键、乌木黑键,浑厚优美的琴声而深深吸引,一见倾心。随着对古董钢琴的日渐痴迷,他在工作之余,几乎跑遍美国各州,收集各类古董钢琴100余架。为了让古董钢发出新声,他开始自学钢琴结构原理及修复技术。2014年,贺立军博士决定全家回国,同时创建一家钢琴博物馆与社会共享,推广钢琴文化,传承与发展钢琴艺术。20个集装箱将100架钢琴打包,从大洋彼岸漂洋过海运回武汉,选择在琴台文化艺术中心开设钢琴博物馆。

漫步琴台钢琴博物馆,忍不住总想多待一会儿,这不仅因为展厅回荡悦耳的钢琴声,更因为步入一部形象的钢琴发展史——这远比那些生涩难懂的文字有趣得多。钢琴(意大利语:pianoforte)是西洋古典音乐中的一种键盘乐器,有“乐器之王”的美称,1709年由意大利人巴托罗密欧·克里斯多佛利(Bartolomeo Christofori)发明。钢琴的前身是拨弦古钢琴,也叫做羽管键琴(harpsichord,哈普西科德),它与钢琴的内部原理大致相同,都是在琴体内部装音板和许多拉紧并列的琴弦。不同的是,钢琴用弦槌击弦发音,拨弦古钢琴用羽管制的拨子拨弦发音。从拨弦古钢琴到现代钢琴,源远流长。钢琴不仅是“乐器之王”,有着极强的艺术表现力,同时还代表那个时代手工及工业制作的高超技艺和工艺;而且,每架古董钢琴能留存于世,它背后的故事值得探究与回味。琴台钢琴博物馆开馆以来,以丰富的古董钢琴收藏,直观清晰的梳理钢琴的发展脉络,全面打造集收藏、展示、教育、交流于一体的钢琴文化平台。琴台钢琴博物馆共有6个钢琴展厅,分别为:钢琴与艺术、风琴、钢琴与历史、施坦威展厅、方型钢琴、钢琴与中国,按不同类型和风格,对钢琴文化和历史全景展示。在这里,可以欣赏到不同时期、不同地区、不同品牌的钢琴。由此,观众中有深谙此道的行家,也有气质高雅的老人,更有张着一双好奇眼睛四处打量的琴童,还有观看演出前抽暇“打卡”的时尚青年。

琴台钢琴博物馆馆藏丰富,拥有古董钢琴1000余架,其中誉为“钢琴之王”的施坦威100余架,堪称“镇馆之宝”的就有九尺黄金施坦威钢琴、九尺黄花梨查克林钢琴、美国总统林肯故居方钢琴。施坦威九尺黄金大钢琴,是一种通体采用婆金工艺的艺术钢琴,据施坦威官方记载,历史上只生产了5架。这里收藏的是其中最大一架九尺三角琴,1865年制造而成,是美国铁路大亨范德·比尔特家族斥巨资为其小女儿定制的陪嫁礼物。琴身采用鎏金工艺(与前不统一),成为当时世界上最昂贵的钢琴。后来因家族变迁,这架钢琴捐给了一所教堂。

贺立军博士苦寻一年,几乎跑遍美国伊顿运河沿线,辗转好几个州,最终在一个老剧院的地下室找到这架钢琴。百年名琴运到武汉后,为让观众一睹风采并能重赏琴声,他特邀纽约施坦威总部的高级技师,引进最新的钢琴重建技术及专用设备,在中外技师的共同努力下,耗时6个多月将其外观采用金箔修复,同时不断修复调试内部结构,终于使百年名琴焕发生机。这是一架琴身编号227566的施坦威70周年纪念款M型钢琴,曾属于著名美籍犹太裔物理学家、曼哈顿计划的领导者、美国原子弹之父罗伯特·奥本海默。他发明原子弹的本意是阻止战争,但没想到给世界带来了巨大和潜在的伤害。他想通过一种方式宣扬世界和平,于是找到著名设计师,将这架家传的施坦威三角钢琴,历时三年打造成象征世界和平的艺术品。欧洲皇室的珠宝装饰,一向以镶嵌名贵宝石闻名,孔雀石列为皇室所用的珍贵材料。这架钢琴臻选天然孔雀石组装琴身,色泽鲜艳、纯正、均匀,质地细腻、坚韧,浑厚得体。音板选用上等木材,颜色、纤维结构和年轮都十分完美。叶形铜件两侧,分布饰有女神头像造型的高浮雕。琴谱台用手工雕刻,华丽色彩之下蕴藏着深邃的内涵。施坦威制琴的严谨态度,不仅使其蕴含了独特的文化艺术价值;外观的罕有程度,也造就了施坦威钢琴成为上流社会财富的象征。

这架钢琴极具洛可可艺术风格,以世界稀有木材为基材。琴身通体装饰造型丰富的叶形铜件。各个琴腿分布饰有天使头像造型的立体浮雕,表情丰富,栩栩如生。真金与孔雀石的华丽色彩交相辉映,蕴藏着深邃的艺术魅力;精致的手工雕刻,则展示了施坦威的工匠精神。这架珍贵的施坦威钢琴,曾为著名钢琴家亚瑟·鲁宾斯坦拥有,是他最心爱的钢琴之一。亚瑟·鲁宾斯坦是20世纪最著名的古典钢琴家之一,一位公认的气质优雅、技艺精湛的演奏家。他的演奏,富有成熟平衡的色彩和浓烈的温暖音调,抒情又具神韵。此款是琴身编号179445的24K鎏金施坦威O型维多利亚风格钢琴,以英国女王维多丽亚的名字命名,是特制的欧州皇室宫廷级别超奢华风格的钢琴,展现出这个时期宫廷式装饰艺术的华丽气质。纯手工雕刻,线条优美流畅,工艺精湛。

钢琴主体为桃花心木质,纹理华丽细密,亮丽的色泽与24K金的黄色辉映融合,熠熠生辉。琴体表面镶嵌贝壳雕花,充满英国新古典艺术之美和独特的浪漫趣味。科林斯柱式凹槽雕刻精美,鎏金琴腿华丽浪漫。小竖琴形状的钢琴踏板,饰有精美的花纹雕饰,惟妙惟肖。每一架定制的施坦威艺术钢琴,都将带着爱的印记,带着家族的传奇,成为许多家庭世代相传的珍品。鲁宾斯坦晚年患有较严重的眼疾,他的一位好友是法国知名的室内设计师,也是他音乐的忠实粉丝,提出为他打造一架世界上最精致华贵的钢琴,以纪念他辉煌的音乐职业生涯。设计师花费近两年时间,为鲁宾斯坦设计并装饰了这架钢琴。鲁宾斯坦十分喜爱,后来,这架钢琴送给了他最喜爱的小女儿艾琳娜·鲁宾斯坦。琴台钢琴博物馆致力于世界顶级古董钢琴的收藏、保护、研究和交流,增设科普教育区和小型音乐厅,结合中小学生各类研学活动,积极发挥社会教育功能,先后被授予武汉市、湖北省科普教育基地。每年举办音乐会50余场,接待游客6万多人次,为市民文化休闲及情操陶冶提供了一座艺术殿堂。集文化创意产品、文化艺术教育、艺术沙龙等多样化运营的模式,探索出一条非国有博物馆的发展之路,2020年成为湖北省第一家评为国家三级博物馆的非国有博物馆。琴台钢琴博物馆不时“走出去”,举办各具特色的临时展览。与武汉大学万林博物馆共同举办《钢的琴,乐在珈——百年钢琴展》,分为“百年琴韵”“绘琴绘色”两个单元,引导观众增长钢琴知识、领略钢琴魅力、提升艺术素养,并为武汉大学艺术学科的师生提供一个探究钢琴艺术的契机。与武商集团创新展览的形式,联合举办“百台百年世界名琴展”,在武商城市奥莱展出。在当今世界“文化融合”大背景下,以弘扬中国古典文化为核心,推出《一见钟·琴》主题系列音乐会,将湖北省博物馆“镇馆之宝”(是否能借出参加音乐会?)曾侯乙编“钟”和钢“琴”相结合,以西方创作技法中体现中国音乐文化内涵的理念为基础,寄托我国传统古典音乐之意境,展现“古乐奏新韵”的风貌。编钟作为我国古代礼乐重器,是我国音乐文化的重要载体,是庄严肃穆、金声玉振的祭礼文化表征,是彰显“海纳百川、礼仪天下”大国风范的文化符号,誉为我国的“乐器之王”。编钟音域横跨五个八度,十二律齐备,可谓中国先秦时代就有了“西方式近代钢琴”。钢琴在欧洲有300多年历史,自19世纪由外国传教士和商人传入我国,便与中国文化相交融,经历了200年的探索与实践,已形成繁荣发展态势。编钟和钢琴的合奏,中外“乐器之王”的碰撞,展现出音乐的巨大魅力。

《一见钟·琴》主题系列音乐会,以贯通古今、融汇中西的方式,呈现古今最璀璨的音乐文化遗产,为观众奉献了一场歌、乐、舞相融的视听盛宴。(撰稿:贺立军)开放时间:9:00-17:00 (凭票参观,票价每位50元;周一闭馆,法定节假日不休息)交通:公交542路到知音大道琴台大剧院公交站(步行300米),24、42、524、558、585、608、704、705、707、YX42、YX24、电5路内环、电1路、电4路到鹦鹉大道琴台公园公交站下,然后步行(500米)至琴台大剧院8号门;地铁6号线到琴台站C出口(步行500米)